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現代中國與世界二上
MODERN CHINA AND THE WORLD HISTORY(II)(1) 
開課學期
95-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王遠義 
課號
Hist3048 
課程識別碼
103 27691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14:20~16:20) 
上課地點
普202 
備註
範疇:中國、外國。 領域:思想、政治、社會、一般。
總人數上限:10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一、

近現代世界的形成,主要是指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逐步成為一個世界體系,過渡到世界帝國主義,終而引發來自左右兩方的挑戰:社會主義與法西斯主義。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歷史意義;西歐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東西方富強的分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國際工人運動;反列強侵略與殖民的民族解放運動;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活力與危機;近現代世界形成中的創造者、勝利者:資產階級、國家、西方白種人;近現代世界形成中的受害者、創造者:農工百姓、弱勢民族和族群、有色人種;二十一世紀:誰的世紀?怎麼樣的世紀?

十八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歐與美國所代表的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或社會,其誕生與發展,在理論上、實際的問題上,始終處在暴力、革命、改革、自由等力量交錯的環境中。英、法、美三國所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the bourgeois-democratic revolution)率皆有賴於貴族、地主、商人的歷史性聯盟,向上以暴力從專制的王權或統治階層爭取自由,向下以武力、法治與教化來馴服農民、紀律化工人,俾以建構、維持一種足以支持資本主義市場與生產的社會秩序。自由主義固然不能完全等同資本主義,但是西方民主革命的發展,確實導致或導向了城市或資產階級之資本主義民主的興起。

就世界歷史的發展觀之,在這個歷史時期開出的西歐與美式的自由主義之路,其它的國家、地區,之前似乎不見先例,並且之後甚難成功地追隨、複製。自由主義的歷史與發展很獨特:它迄今存在不過兩百多年而已;成功地實行此一價值與制度的國家,在二十世紀初時,為數亦不多;然而,它竟能自信地宣稱道,它所揭示的各種理念,代表著普世的、終極的、前所未有的、無可超越的價值。換言之,自由主義民主是在很特殊的歷史時空中出現、發展,但不到百年,它卻將全球捲引到一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置身事外的國際體系中,世人在此體系中,為尋求支持、反對或超越它的價值而生而戰;此一幕劇,自今視之,仍將盛演多時,此點無人能否認,但是戲幕何時而落?是否有劇本可恃而演出?或是否按著即興的「劇本」而行進?甚或究竟有無導演指揮著它的演出?世人如今似已無較肯定的答案了,或各有各的答案了!

二、現代世界的難局

新世界的出現:普世主義(universalism)、歷史主義

理性–意識形態–他者(沒有歷史的民族)
  ↘非理性主義: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巴黎公社、一戰、俄國大革命、二
   戰;1966-68

現代世界的解放:歷史理性最高階段

黑格爾–絕對精神、自由主義–資產階級、Marx–無產階級 → 歷史理性源於西歐,解放主體應從那裡出發去實現自己的使命

三、

自甲午戰敗到一九三0年代,可謂現代中國思想界變動最劇烈的時期。變動的主因,來自現代性(modernity)的要求(例如,科學的理性主義;自主的個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消費;政府的、科技的與官僚的理性[rationality];民權與公民權;公共衛生與社會救濟;……),變動的動力,每每先啟自於知識份子階層。

在此期間,中國知識份子(無論是保守、激進或改革者)皆得面臨一種歷史的困境:西方現代性或所謂啟蒙理性(Enlightenment rationality)乃隨西方帝國主義進入中國、改變中國,中國既要學習、又得抵抗西方的現代性,暴力與犧牲遂成為必要的代價與條件。處在此般歷史境遇中,中國知識份子如何在落後與挨打的現況現實中,一方面得證明、確信中國在追求歷史進步(historical progress)的道路上,終將趕上甚或超越西方;另一方面,在學習、模仿西方現代性所當運用的暴力與接受的犧牲時,中國知識份子如何能理直氣壯地譴責西方(帝國主義),同時又心安理得地面對現代性給中國所帶來的暴力與犧牲?本課程試圖就現代中國思潮中的歷史主義(historicism)來觀察、分析這個歷史問題與處境。

中國知識份子們,不論思想上屬於何種政治意識形態,大抵得身處於這種歷史處境,或立身於這種現代性中,創造歷史與撰寫歷史。對於這些人而言,是否西方現代性或歐洲啟蒙理性,亦根植於、包存於中國的歷史與過去?還是說它不屬於任何特定的歷史,而是普世地存在於人們的先天道德稟性中或後天溝通的、學習的能力?這些知識份子如何心安或坦然面對來自傳統、習俗、過去和歷史諸多不容逃避甚或無庸置疑的不公、不義?總之,現代中國知識份子身置在何種立場(position)來觀察、反思中國的過去與歷史?

不論中國知識份子如何來默察歷史或過去(或將之視為現在珍貴的遺產或指南,或視之為阻撓或限制現在的條件與惰力,或視之為對現在無影響、無相關或盡失了干涉、干預的力量),他們皆同想創造出一個新的、進步的、甚至過去從不曾存在的現在──一種真實的現在。換言之,他們相信在創造此一真實的現在時,人具有既能擺脫過去和歷史的自由,亦有任意運用、利用過去與歷史的巨大自由。

上述所謂真實的現在觀,面對歷史和過去時,雖強調人有巨大的自主、自由,然而,它卻得訴諸於、尋求於或受決定於種種有關未來的藍圖。換言之,在中國現代知識份子而言,歷史終將趨向於某一種未來的世界或藍圖,而其歷史的終點亦將是一種至善華實的世界。人的意志與行動是完成此一歷史之旅、奮鬥之行極為重要的因素,但是,恰恰是該未來的藍圖,正是以其所載所示,首先、首要確保了它本身必然的開啟、進展,終至完成。

在這種歷史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者間的關係)中,無論歷史的終點(telos)或許諾(promise)是清楚地被「刻載」上,或僅是含蓄地、啟示地、綱領式地被言說言傳,對現代中國知識份子言之,歷史是如斯的一種進程:「現在」可經由不受困於、不受限於「過去」條件的自由下,創造出來;並且,歷史在受到一種未來藍圖的指引、保證下,將趨向邁向有目的性的、預定性的歷史終程終點,因而歷史不僅是可以被證明與被客觀化,也因此是具有或充滿意義的!

在上述歷史觀中,歷史的演變,形式上可以是唯物的或唯心的,或兩造相混的,認識論上可包含主觀的或客觀的,或主客相雜的。然而,不容諱言,現代中國知識份子種種未來的藍圖(或稱之對未來完美社會的想像),思想上大抵由西方現代性所啟發啟蒙,或說他們對未來社會的思想與想像,是來自、取自西方。現代中國知識份子在為創造一個「真實的現在」而奮鬥時,常常陷入各種改革或革命的危機中,這時,他們往往焦慮復渴望地召喚出過去的時代精神為改革或革命而服務,他們改革與革命的言說(discourse)中,充滿著過去的名稱、用詞、口號與飾辭,然而,這些都是為呈現、申述一個新社會、新世界的景幕。如果,中國思想界的歷史觀僅是如此,或僅止於此,那又何異於西方十九世紀下半夜以來西方的啟蒙世界觀呢?可能僅是西方歷史進步觀的一種複製或亞種?
然而,事實上、思想上言之,並非如上所質言。中國現代知識份子雖然普遍接受了西方啟蒙理性主義(或就歷史言之,稱之西方中心論),但是,他們卻相信經由中國人的努力、奮鬥與犧牲,中國可取代、超越西方而率先登入西方中心論所標誌的人類完美的、模範的社會。換言之,中國人將為一種非西方人的西方中心史觀而奮戰:與西方人鬥爭,也在中國人間展開爭戰。拙文即嘗試就第一代中國知識份子的思想來解釋闡明這種信念與奮鬥。

從上述的解說而言,我們確實可在中國知識份子思想中辨識出、概括出一種鮮明的、獨特的歷史主義來。這種歷史主義一方面既堅持著西方歷史進步觀,另一方面,又相信人的抉擇與自我創造(self-creation)具有影響或改變歷史的巨大可能與力量。觀其極端者,在不可言明或不必言明的思想層次上,甚有改變該歷史進步觀本身的可能。正是這種近現代世界史少有、甚或獨有的歷史主義,我們不僅無法將它輕易歸屬於西方任何一種形式的歷史主義,也意味著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將是一程崎嶇難料的行旅。
 

課程目標
本學年的課程的主旨,鑑於中國近現代史的性質,特別重視將世界史的演變,放置於現代中國史來觀察;同時亦將現代中國史,放置於世界史的脈絡中來解析。就此言之,傳統社會結構與歷史遺產、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十九世紀世界政治秩序的觀念、中日近代改革的比較、清末的改革與革命、民國建立的問題、近現代中西民族主義的異同、中國知識份子的心態、現代化與現代性的難題、民族資產階級的脆弱性、共產主義的興起、中國現代國家建立、建構的問題、馬列主義傳入中國、中國現代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的歷史限制、中國現代的社會階級結構…等議題,將是討論、研究的主題。 
課程要求
上課同學被期待主動參與課程的討論,就重大而困難的歷史議題,進行學術性的對話,盡量避免常識性的、意識形態性的、政治性的解讀。上課同學亦被鼓勵就課程相關讀物撰寫專題讀書報告。
任何關於課程的問題,如願在課外找我,可與我約定時間,在我的研究室討論。我研究室的分機號碼:33664724。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莫理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546頁,香港中大),以及徐中約所撰《中國近代史》(上、下冊,1083頁,香港中大)將是本課程的基本教科書。此外,重要的現代中國文學、歷史和思想作品,將根據課程進度,給予學生閱讀。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